新闻动态
火箭未来可期格林成败关键
火箭队的赛季结束了,但留下的故事比比赛还精彩。抢七失利之后,范弗里特的去留扑朔迷离,阿门·汤普森让人看到了未来的曙光,而杰伦·格林和伊森则成了球迷争论的焦点。一场系列赛输得干净利落,但围绕这支年轻球队,舆论场的热闹才刚刚开始。
先说范乔丹,火箭花了大价钱把他请来,本赛季就图他的稳定性和领袖光环。说实话,这人确实能打——抢七战里他压着勇士的节奏走,关键时刻该稳的稳,该突的突,44分钟砍下17分7板,典型的范弗里特风格:不惊艳,但扎实。系列赛场均15分6助攻,38.5%的三分命中率也挺能打。更关键的是他的存在让火箭这群小年轻有了方向感,从阿门到申京,都在他的带动下找到了比赛节奏。主帅乌度卡赛后直言范弗里特是体系核心,这话掷地有声,说白了就是打算继续围绕他建队。范乔丹自己也没遮掩,赛后采访里提了“归属感”和“潜力”,留队的意思基本写在脸上。考虑到他下赛季的4489万美元球队选项,火箭管理层大概率会执行。范弗里特不是那种刷数据的球星,但他是个能把球队捏成型的领袖。就冲勇士输球后追梦格林的那句“用正确方式领导团队”,这钱花得不亏。
不过再怎么领导,篮球是年轻人的事,而阿门·汤普森就是这支火箭的未来。抢七战砍下24分9篮板3助攻,这位20岁新星一夜之间火了。不光数据好看,比赛内容也够劲儿:突破犀利、防守硬核,还能连续制造勇士失误。库里赛后主动找他交流,科尔也感叹他学习速度快,这些话放在勇士嘴里就是另一层认证。阿门在这轮系列赛场均15.7分6.9板3.3助攻,真实命中率54.5%,防守端更是贡献了场均2.6次抢断+盖帽,表现够全能。说实话,以他今年23.8%的三分命中率,抢七能打出这种效果完全超预期。这孩子前几场比赛确实有点紧张,乌度卡赛后也承认他们通过录像分析逼着他调整,果然G4开始找回了状态。阿门的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让人眼前一亮,但问题在于他的三分太不稳定——这年头没三分的后卫,天花板真的有限。话说回来,人家才20岁,空间还大着呢。只要火箭能继续围绕他开发,阿门未来的可能性就是无穷大。
但年轻不是万能,至少杰伦·格林这轮系列赛就被打回了原形。说句扎心的,这位火箭的“希望之星”本轮表现可以说是灾难级:抢七战里只拿到8分,系列赛四场得分没上双,命中率39.2%,三分球23投5中,直接投成了“地板”。季后赛关键时刻站出来是超级巨星的标配,但格林显然还没准备好。奥尼尔那句“关键时刻必须得站出来”像刀子一样扎着;帕金斯更狠,直接建议火箭用格林换个杜兰特级别的终结者。讲真,这种提议肯定有夸张成分,但格林的季后赛数据确实让人怀疑他能否成为球队真正的核心。常规赛场均22.1分看着挺能打,可到了季后赛稳定性差成这样,火箭敢把未来赌在他身上吗?博彩公司都开始预测格林会被交易,湖人、尼克斯甚至勇士都是潜在下家。这位“潜力股”现在显得越来越像个“炒作股”,火箭需要认真审视他的定位了。
说到炒作,伊森这轮比赛贡献了系列赛里最戏剧化的一场闹剧。场均7.6分4.3篮板,三分命中率36.8%,防守效率值107.3位列队内第二,数据不差,但场外戏太多。3月喊话勇士“你来吧”,结果抢七输球后被勇士球迷嘲讽“手势变毛巾蒙头”,这还不算,他母亲甚至跑去跟勇士球迷网络对喷,整个系列赛伊森的“网红属性”比他的比赛更吸引关注。追梦格林那句“用比赛说话”的调侃,直接点破了这场闹剧的本质:年轻人还是得靠实力服人,不是靠社交媒体。这轮系列赛伊森的表现虽然称不上差,但明显没达到他嘴里的那种“硬气”,尤其是面对勇士的防守时,他的突破和终结能力都显得乏力。如果火箭有机会追求像字母哥这样的超级巨星,伊森可能真得成为交易筹码。毕竟这支球队现在需要的是“硬通货”,不是“潜力股”。
总之,火箭这个赛季虽然没能冲破云霄,但他们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。范弗里特是稳住局面的关键,阿门是破局的希望,格林和伊森则需要重新定位。年轻的航天城已经证明自己有能力成为西部的威胁,但从潜力到硬通货,他们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。而这个夏天的每一步,都会决定火箭到底能飞得多高。
